只是想要幸福而已
吉田修二的書我只看過兩本,一本是【公園生活】,另一本便是【惡人】。電影即將上映,有朋友已先於金馬影展看過,他說還不錯。我雖有首映的票,但不知屆時是否來得及,原著還不賴,電影口碑亦佳,我想就先行介紹。
就題材而言,【惡人】不算非常特殊。但其書寫的角度及細膩,卻有另種深度及廣度。亦即加害者、被害者,以及他們的家人和朋友。角色的塑造各有其家庭背景或心理因素,於是裡頭的角色,好人其實很可惡(傲慢、無知又自以為是的富家子弟),壞人卻不壞(會讓你覺得情有可原,不忍苛責)。
故事主軸:女性保險業務員在偏僻的郊區被殺害,警方發現其死因不單純,於是揭開了女子交友關係複雜的秘密,順勢交代一連串相關人物記憶中美好或難以忘懷的不堪回憶,牽動了兩個家庭的命運。同樣是一開始便知道誰是兇手的推理小說類型,衝突與詭異的部份在於,究竟誰是真正的「惡人」?以及善與惡的分野究竟在哪裡?
男主角清水佑一(妻夫木聰飾演)從小便被母親遺棄於港口的碼頭,於是由祖父母扶養。生性木訥但孝順。初次的感情經歷並不順遂,喜歡上在特種營業的按摩女郎,結果接近真心換絕情。後來藉由網路交友認識的石橋佳乃,則視他為無物,一心希望能攀上所謂富家第二代的大學生增尾圭吾。命案發生之後,才又遇到女主角光代……
小說突顯了「時機」這問題,也證明了所謂的因果循環。很多事處於當下,我們經常沒有別的選擇,衝動之下往往會犯錯,陰錯陽差之際,成就了所謂命運這回事,我指的是接近無奈的悲劇。只要時間點稍微提早或延後,或是當時換另一種態度面對,也許便能趨吉避凶,自此有了另片光明。只是千金難買早知道…..
小說中有許多人物的自省片段或獨白頗令人動容,看過電影預告,我覺多少也有那樣的味道與底蘊。說白點,【惡人】小說中,滿是礙於生活現實而掙扎的小人物,因為平凡而值得同情,而他們,其實不過只是想要幸福罷了。